>
>
线上观展|第三期:分批赴法

Copyright © 2016 留法勤工俭学运动纪念馆  All rights reserved. 地址:河北省保定市金台驿街86号  电话:0312-2025444
 冀ICP备16027772号-1   技术支持 | 中企动力  后台管理

线上观展|第三期:分批赴法

《别李愚如并示述弟》节选
 
周恩来
......
 
出国去,
走东海、南海、红海、地中海,
一处处的浪卷涛涌,
奔腾浩瀚,
送你到那自由故乡的法兰西海岸。
到那里,
举起工具,
出你的劳动汗,
造你的成绩灿烂。
磨炼你的才干,
保你的天真烂漫。
他日归来,
扯开自由旗,
唱起独立歌,
争女权,
求平等,
来到社会实验。
推翻旧伦理,
全凭你这心头一念。
......
 
 
注:1920年6月8日,周恩来在天津检察厅看守所中写给即将赴法的同学李愚如的诗,表达了他要赴法勤工俭学的强烈愿望。  
  
 
 
经过国内的预备学习,在华法教育会等机构发起和青年进步社团的大力推动下,1919年3月17日,第一批勤工俭学生在上海启程赴法,随后、四川、湖南、广东、直隶、福建、浙江、山西、江苏、安徽、湖北、河南、江西、奉天、山东、陕西、贵州、广西、云南、绥远等19个省份的赴法勤工俭学生,络绎不绝地涌向上海,分批乘船去法国。从1919年3月至1920年12月,先后有20批约2000余中国学生踏上了法兰西的国土,留法勤工俭学运动进入高潮。 
赴法航行路线图
 
受第一次世界大战影响,欧洲铁路被封锁,勤工俭学生只能由海路赴法。他们从上海起航,途径香港、海防(今越南海防市)、西贡(今越南胡志明市)、新加坡、科伦坡、亚丁、红海、塞得港、地中海,最后到达法国的港口马赛,有一小部分船还要绕到英国伦敦,最后抵达法国巴黎,全部航程30-40天不等。大部分勤工俭学生购买的船票是四等舱位,与牲畜和货物同舱,生活条件非常恶劣,但再艰苦的环境也不能阻挡这些爱国青年前进的脚步。
由上海华法教育会、留法俭学会和勤工俭学会共同发布的赴法须知
1919年6月,北京华法教育会欢送即将赴法勤工俭学生的合影。
第一批勤工俭学生赴法前在上海的合影(后排右1为毛泽东、二排右6为吴玉章、右9为上海华法教育会会长张继)
1919年3月15日,寰球中国学生会在上海欢送第一批即将赴法的勤工俭学生,当时在北大图书馆工作的毛泽东特意由北京赶往上海,参加欢送活动。
《毛泽东年谱》中关于1919年3月两次送别赴法勤工俭学学生的记载
何以端赴法时携带由其父手书的游学家训
(游学起程时家训:节饮食;慎起居;戒酒色;择交游;惜费用;勤学业)
 
何以端(1900-1978),又名何肇绪,四川营山人。1920年11月7日乘坐法轮“波尔多斯”号与周恩来同船赴法。曾任华东军政委员会联络局局长,煤炭科学研究院院长。这封家书由其父亲笔,对今天仍有很深刻的教育意义。
 
勤工俭学生赴法乘坐的“湄南号”邮轮
陈毅、陈炎兄弟等人乘该船赴法 
 
勤工俭学生赴法乘坐的“宝勒加号”邮轮  
李维汉、李富春等分别乘该船赴法
勤工俭学生赴法乘坐的“盎特莱蓬号”邮轮  
蔡和森一家、邓小平、陈延年、陈乔年等分别乘该船赴法
勤工俭学生赴法乘坐的“阿尔芒勃西号”邮轮 
萧三、赵世炎等人分别乘该船赴法
1920年11月24日,刘清扬(左)、陶尚钊(右)在“高尔地埃号”甲板上的留影
勤工俭学生赴法乘坐的“波尔多斯号”邮轮
 周恩来、徐特立等人分别乘该船赴法
勤工俭学生赴法乘坐的“智利号”邮轮  
何长工等人乘该船赴法